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自身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代表了银行对负债的最后偿债能力。
银行用少量资本运营大量债权资产,以此来获得高回报率,这就是“杠杆原理”,但这也是银行产生系统风险的根源之一。
银行业,资本充足率?
现如今银行资本充足率10.5%为正常。
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从1988年的8%提高到10.5%。
资本充足率不宜太低,所以10.5%的底线要坚守。但也并非越高越好。原因在于,首先,过高同过低一样,同样会导致道德风险和激励扭曲。过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过高的资金成本,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管理层必然要竭力跑赢大市,提供令各方都满意的股本回报表现。在杠杆率受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回报水平,就只能承担高风险的业务,于是风险赌博和监管规避等现象很容易发生。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什么意思?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的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资本充足率越高,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资本可用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风险,增强了银行的稳健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监管机构通常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一定的最低水平,以确保银行能够承受可能的损失,并保护银行客户的权益。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投资者评估银行风险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充足率的意思是银行总资本和加权资产的比率,说明了银行在存钱方、债权人的财产受到亏损前,该银行可以用本身的资金担任亏损的程度。
规定这项指标是为了控制风险财产的极度膨胀,保障存钱方、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资本充足率最低是多少? 每个国家规定会不一样吗?
问题一: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的协会——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简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这一标准要求成员国必须达到,可以看作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最低要求。问题二:但是,在达到巴塞尔协议要求之后,每个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又会根据金融风险大小、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制定更高的要求,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都不一样。比如我国最新修订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2.5%;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办法》实施后,正常时期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资本充足率30%高吗?
高。
现如今银行资本充足率10.5%为正常。
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从1988年的8%提高到10.5%。
资本充足率不宜太低,所以10.5%的底线要坚守。但也并非越高越好。原因在于,首先,过高同过低一样,同样会导致道德风险和激励扭曲。过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过高的资金成本,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管理层必然要竭力跑赢大市,提供令各方都满意的股本回报表现。在杠杆率受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回报水平,就只能承担高风险的业务,于是风险赌博和监管规避等现象很容易发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