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
国债期货327事件经过 1995年,中国证券教父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
一,国债327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中经开和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及部分机构是多头,1995 年2月23日爆发并停盘二,这是在当时的。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5年2月2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违规交易327合约,最后8分钟内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国债,最终因。
1 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
1995年沪市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3年10月25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最初,国债期货交易未被投资 者所认识,市场规模较小,行情波动也不大,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 款利率。
但是问题在于期货合约到期时采用什么样的交割制度,是现金交割还是现货交割实际上这两个事件就是单一空方持有的国债期货合约的国债面值,已经超过了相关国债品种的实际发行量,若期货合约到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现货进行交割。
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
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
1992年1月,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信”或“中经开”其业务扩大至信贷证券实业投资等自营业务“中经开”以其进取与凶悍的风格闻名于业界,中经开最为风光的一仗是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这。
证交所凭的就是万国根本对327国债期货交割不出那么多的现券,即标的物,故此无效处理当时国债期货每一口按国债2万元面值计算的,而当时327国债期货的标的物才发行240亿元面值,即120万口国债期货到期实行实物交割制度,万国。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5年2月2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违规交易327合约,最后8分钟内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国债最终因。
5元,结果第二天竟然不算,幸亏本ID反应快,在别的品种封停前抢进去了,后来都集中到319上,一直持有到190附近平仓,然后马上转到股票上,刚买完,第二天就公布停国债期货,股市从500多点三天到900多点所以本ID对国债。
2327国债期货我国当时的国债期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债期货,其赖以生存的利率机制市场化没有形成?3我国狭小的国债一级市场和不发达的国债二级市场,制约了国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却为投机者操纵国债期市提供了条件4交易所。
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